?近日,亞廈幕墻再傳捷報。亞廈憑借雄厚的實力和突出的技術優勢,一舉中標“西北第一高樓”——綠地西安中國國際絲路中心DK1項目幕墻工程。該項目建筑高度498米,建成后將刷新西北地區高樓記錄。
西安,這座歷經千年滄桑而又充滿現代活力的城市,猶如一座巨大的博物館,從秦帝國的兵馬俑、大唐的大雁塔、明清的鐘鼓樓,到如今的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越千年,歷百世,凝結成屹立不倒的西安城市之魂。
項目概況
工程名稱:西北事業部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中國國際絲路中心DK1項目(498超高層)混合幕墻工程
建設單位:綠地集團西安灃河置業有限公司
建筑設計:SOM、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總包單位:中國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工程規模:總建筑面積:383350㎡,建筑總高度498m,地下層數4 層,地上層數100 層
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位于西安新長安大軸線“科技創新引領軸”核心板塊的灃東新城。作為陜西省政府與綠地集團戰略合作的重點項目,同時也是大西安新中心的核心項目,項目建筑高度498米,建成后將刷新西北地區高樓記錄。
作為“西北第一高樓”的超高層建筑工程,世界前沿設計事務所SOM也參與到了中國國際絲路中心的建筑設計中,SOM將現代建筑理念與西安歷史古韻文化相結合,整體建筑設計思路源于西安著名古建筑“大雁塔”,細節借鑒“秦俑鎧甲”、“驪山階梯”等元素,以現代化手法實現了摩天地標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煥新演繹。
配合建筑精妙的設計,為表達出完美的觀賞效果,從造型上,建筑平面為軸對稱圖形,近似正八邊形,對稱的形體設計,不僅在結構上具有穩定的功能性,也帶來均衡的視覺美感;塔身通過自身的平面形態變化,自下而上層層收分,中部腰條略寬,頂高設有塔冠,幕墻的設計呈階梯狀,整體造型與大雁塔等中式古建筑相呼應,充滿了東方建筑的美學神韻。
從材料上,本項目主要采用玻璃與鋁板等輕質幕墻材質,結構上可減輕建筑的自重,在視覺上玻璃和金屬相互映襯,珠聯璧合,使建筑在日光下呈現琉璃般璀璨的光彩。
498米的主塔高度、超高層摩天建筑集群構、復雜折線造型的塔冠施工、穩固的結構體系……實施如此高難度、高標準的項目,對于亞廈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首先,在大廈玻璃幕墻方面,為了呈現如驪山階梯般層層向上的效果,內凹墻橫向排布的標準層玻璃幕墻區域,采用了帶大裝飾條全明框的單元式幕墻,使建筑外立面的線條感明快、層次分明。
其次,在大廈斜墻位標準層區域,主要采用帶三角形鋁板線條的大板塊單元式幕墻,以及開放式鋁板幕墻,從“秦俑鎧甲”里獲取靈感,為了更接近“鎧甲”的效果,在面窗洞口處的鋁板采用圓角造型,簡約靈動,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建筑師對細節的把控。
同時,大廈在37F、60F、80F、99F分別設立空中大堂/設備層,主要采用全明大跨度玻璃幕墻的形式,跨度達7800mm;轉角面(外凸面)幕墻室外部分為框架式鋁板包柱系統,室內為跨層6854mm高的玻璃單元板塊,來化解過渡單調無物的缺點,跟建筑設計完美結合,形成造型優美的結構體系。
超高層安裝施工難度大,而塔冠部位的施工便是該工程中難度最大的地方。建筑形體向上逐漸收縮,直到在498m處形成別致的塔冠。塔冠為四個對稱的復雜折線造型,同時此處幕墻形式為單元體幕墻,塔樓屋頂受風荷載影響較大,垂直運輸困難,此處的施工組織、材料運輸、安裝順序等步驟都是重點控制方向。
此外,針對超高層幕墻工程的測量放線難、施工場地狹小、交叉作業較多等問題,亞廈有著豐富的超高層幕墻施工經驗以及完善的管理體系,針對該項目,迅速集結了一支實戰經驗豐富的項目團隊,包含項目管理、深化設計、施工組織、BIM等各部門骨干人員,制定出一套安全可靠、科學精細的施工方案,從工程設計、材料供應、生產加工、施工安裝等方面進行端到端的質量管控。
本項目計劃采用先進的3D掃描儀器進行測量放線,在施工上采用BIM技術建立Rhino模型,進行形體校核及板塊分析,實施精細化施工,力爭實現該項目的完美交付。
此次中標,不僅是對亞廈整體實力的一次考驗,同時也是一種肯定。亞廈始終秉承“以質量為主線,以品牌為核心,以信譽為根本,以市場求發展”的管理理念,將不斷發揮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爭取將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工程打造成又一個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標桿工程,為大西安“一帶一路”絲路走廊建設貢獻力量。